配资平台排行 避坑!2024年度东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

  • 首页
  • 融资融券开户
  • 融资融券交易
  • 融资买入股票
  • 你的位置:融资融券开户_融资融券交易_融资买入股票 > 融资融券交易 > 配资平台排行 避坑!2024年度东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

    配资平台排行 避坑!2024年度东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

    发布日期:2025-05-07 22:30    点击次数:149

    配资平台排行 避坑!2024年度东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

    近日,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对外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年度案例囊括了从预付式消费陷阱到摄影服务配资平台排行,从恋爱“投保”合同到医疗美容服务……涉及多个行业。

    据悉,为增强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扩大消费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面向全体市消委会成员单位征集2024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经过多轮整理筛选,年度十大消费维权案例正式出炉,旨在让更多人远离消费陷阱,一同理性消费、科学维权。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如遇消费纠纷,建议消费者第一时间向当地消委会、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一:健身房私教课程退费难,消委会成功调解

    事件回顾:2024年8月,王先生在东莞南城某健身房支付33800元购买私教课程。因搬家不便前往,王先生要求退还未上课程费用,但遭商家拒绝,称“课程一经售出概不退款”。

    处理结果:东莞市消委会调查发现,该健身房合同中存在不公平条款,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在监管部门介入下,商家同意退还剩余课程费用,并因不公平合同条款被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启示:消费者购买预付费服务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格式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同时保留交易凭证。如遇纠纷,可向消委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案例二:“恋爱保险”无法兑现,合同被判无效

    事件回顾:张某花399元购买某平台的“恋爱保险”,承诺若三至十年内与指定对象结婚,可获赔1万元。但结婚后,商家拒绝履约,张某遂起诉。

    法院裁定:法院认定该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判决无效,仅退还张某399元购保费用。

    案例启示:消费者应警惕此类噱头式金融产品,避免落入法律漏洞和营销陷阱。购买前务必核实商家资质,了解相关法律条款。

    案例三:海鲜市场“胶袋刺客”,监管介入纠正

    事件回顾:刘先生在东莞某海鲜市场购买海产品,商家使用厚重塑料袋计入称重,导致总价虚高,多支付约300元。

    处理结果: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商家承认违规并退还多收款项,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所有商家实行“先称重后包装”措施。

    案例启示:消费者应在结算前检查是否存在额外计重,如有疑虑可要求复秤或投诉维权。

    案例四:低价摄影套餐暗藏隐形消费,消委会成功协调

    事件回顾:李女士在某影楼购买低价摄影套餐,但拍摄后被告知需额外付费购买精修照片,否则仅提供低质量底片。商家拒绝提供完整照片,理由是“套餐仅含拍摄费用”。

    处理结果:消委会介入协调,商家最终提供精修照片。市场监管部门随即加强行业检查,要求影楼明码标价,杜绝强制消费。

    案例启示:消费者应详细了解合同内容及收费标准,避免被低价套餐吸引后遭遇隐性消费。

    案例五:医美疗程效果不佳,监管部门责令退款

    事件回顾:赵女士在某医美机构花费上万元购买减肥疗程,治疗后无明显效果,要求退款遭拒。

    处理结果: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该机构未能提供有效科学依据,涉嫌虚假宣传,被责令退款并处罚。

    案例启示: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并要求查看产品资质及疗效证据,警惕夸大宣传。如遇虚假宣传,可向监管部门投诉。

    案例六:酒店卫生问题被曝光,监管部门督促整改

    事件回顾:某消费者入住东莞某酒店后,发现房间卫生状况严重不达标,包括床单未更换、卫生间有异味等,遂向消委会投诉。

    处理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对该酒店进行了检查,责令整改,并对其处以警告处罚。酒店随后进行了深度清洁并优化卫生管理流程。

    案例启示:消费者应关注酒店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七:按摩椅质量问题,商家最终退款

    事件回顾:消费者花费4万元购买某品牌按摩椅,使用后发现噪音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商家拒绝退换。

    处理结果:在消委会调解下,商家同意退款,并承诺改进产品质量控制。

    案例启示:购买高价商品时,务必关注售后服务政策,并保留购物凭证。

    案例八:无证医美机构跑路,监管部门追回部分款项

    事件回顾:消费者在某无证医美机构预付款后,机构突然关门跑路,损失数万元。

    处理结果: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追回部分款项,并提醒公众警惕无证医美机构。

    案例启示:选择医美服务时,应核实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避免因低价诱惑而受骗。

    案例九:黄金“一口价”陷阱,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事件回顾: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时,发现“一口价”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价,商家却拒绝解释。

    处理结果: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商家整改,并要求其明确标注计价方式。

    案例启示:消费者购买贵重物品时,应提前了解市场行情,避免被不透明定价误导。

    案例十:宠物交易欺诈,消费者获三倍赔偿

    事件回顾:消费者购买健康宠物,商家却交付病猫,导致高额医疗费用。

    处理结果:经维权,消费者获三倍赔偿,商家因欺诈行为被处罚。

    案例启示:购买宠物时,应查看健康证明,并签订明确的交易协议。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来源:东莞消委会配资平台排行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