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查询 汽车零部件巨头+具身智能独角兽,智元牵手敏实杀进这个赛道
近日炒股配资查询,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敏实集团与具身智能新锐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外饰、无线充电、柔性智造三大领域展开三年深度合作。
这两者,一家是成立于1992年,业务覆盖汽车外饰件、车身结构件及新能源电池盒等核心领域的行业大佬,稳居全球最大的电池盒供应商,另一家是2023年由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创立,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2025年量产突破千台并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GO-1”的智能领域新锐“独角兽”。
这场看似“传统制造+新锐科技”的联姻,将智元机器人推至资本与技术的显微镜下:这个新锐企业及其背后手握AI大模型利器的天才少年团队,能否在强者如林的商业化泥潭中杀出血路?
天才光环
成立于2023年2月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是一家致力于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的企业。
成立仅两年,它的发展可用“一日千里”来形容:成立半年后正式发布远征A1智能机器人,次年1月建立全国首个机器人制造工厂,2024年8月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2025年1月量产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2025年3月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
而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更具传奇色彩:这位出生于1993年的年轻人,曾以最高档年薪201万元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主导昇腾AI芯片与算法研发。2022年他辞职创业,仅两年便带领智元完成8轮融资,估值超70亿元人民币,获得高瓴、红杉、比亚迪等资本的青睐。
与此同时,他独立完成全流程开发自动驾驶自行车、硬币大小AI服务器等硬核项目,视频播放量破千万,为他收获了超270万的B站粉丝,被称为“野生钢铁侠”。
2025年1月智元第1000台机器人下线,宣告“中国版波士顿动力”迈入量产时代。3月智元发布的GO-1大模型,宣布融合该模型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自行学习其他技能。天才创始人光环+科幻颠覆性叙事,让资本市场为之沸腾——毕竟,谁不想押注下一个AI时代的“四肢觉醒者”?
颠覆与质疑
然而,在热钱涌动的背后,AI和具身智能发展路径上面对的挑战并不少。以智元机器人为例,它押注“AI定义硬件”路线,发布GO-1大模型,号称机器人仅需观看人类示范或是网络视频,即可迁移上千种技能,数据训练成本大幅降低。在该大模型提供的强大泛化能力帮助下,即使只有少量数据,机器人也能迅速适应新场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种软件生态的降维打击,让市场惊呼“机器人界的Android系统来了”。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智元的GO-1大模型技术框架,与Figure公司的Helix架构有不少相似性,创新性似乎并没有那么“颠覆”。比如,两个模型架构均采用分层处理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感知核心,且均依赖大规模数据训练。只是GO-1的数据规模远超Helix,且更注重跨本体迁移,可如适配不同机器人形态,从而实现低成本泛化。
此外,除了技术层面上接受的质疑,智元科技此前还传出消息,其首席技术专家高翔、具身组组长朱光沸已在2024年底相继离职,去了不同的竞品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动,或许会影响智元的技术发展方向,也会对其关键项目的推进造成阻碍。
随着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厂商在2025年分别启动几千台或者万台的量产计划,2026年预期分数万台或者10万台的量产计划,资本市场对于机器人产业的热情已经开始回归理性,会更关注具备零部件低价批量供应能力、具备技术独特性,以及具有产业链卡位优势的企业。
从这个角度看,智元机器人面对如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技术壁垒与代差,也急需突破应用场景的规模化。因此,要实现真正的突破,智元这个独角兽还需要翻越量产降本与团队重建两座大山,这些都对其投入的时间和资源提出了挑战。
挑战不可能三角
此次与敏实的合作,直指智元命门:敏实30年汽车零部件制造经验,可助其优化关节总成工艺,降低灵巧手模组成本;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则为其海外扩张铺路。双方共建的“柔性智造解决方案”,试图将人形机器人切入汽车零部件二次开发,这或是智元摆脱实验室标签的关键一跃。
而合作条款的细节,似乎也隐含着智元在战略方向上的调整:重点开发的“无线充电技术”“轻量化结构件”,本质上是对硬件短板的妥协性修补。而避谈GO-1大模型深度整合,反将资源倾斜至电子皮肤等外围技术,似乎暗示智元正从“颠覆者”向“改良者”角色退化。这种摇摆,不禁让人想起当年谷歌放弃机器人事业部Atlas时的战略迷茫。
人形机器人产业总是难以逃避“技术、成本、可靠性”的不可能三角。谷歌在2016年决定出售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及其Atlas机器人项目时,纠结的正是“短期商业化”和“长期技术探索”之间的取舍。智元想用短短几年解决前人的难题,似乎是一场技术豪赌。
当资本市场为人形机器人撒下百亿热钱时,智元的命运如今已经超越一家公司的成败,成为检验中国硬科技突围能力的试金石。其面临的挑战,恰是整个行业的缩影。资本的耐心总是有限的,累计几十亿元的融资看似风光,但如果企业造血能力迟迟跟不上,此前传出的赴港IPO计划也没有推进的话,还是随时可能触发雪崩式危机。
因此,离命运十字路口越来越近的智元机器人,是成为点燃具身智能时代的普罗米修斯,还是重蹈昔日AI独角兽陨落覆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炒股配资查询
热点资讯
- 炒股配资查询 汽车零部件巨头+具身智能独角兽,智元牵手敏实杀进这个赛道
- 股票配资有什么好的 和讯投顾张汇:双星高悬有何玄机?周三小心这种走势
- 股票质押专业融资 瑞港建设(06816.HK)预计2024年度税前亏损不少于9800万港元
- 合法的配资线上站 阿联酋总统顾问将特朗普信件转交伊朗外长
- 配资平台排行 避坑!2024年度东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
- 配资公司线上查询 德化工巨头警告美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情绪造成冲击
- 股票免费配资 黄力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支撑黄金再度上涨
- 如何选择杠杆炒股 考研考公“两手抓”?真的可行吗?_考试_备考_时间
- 联华配资app 直击华尔街|独家专访IMF亚太部副主任Thomas Helbling:IMF呼吁各国
- 51炒股配资开户 送5岁小天赐寄宿,74岁还要出远门打工,黄老接女儿哭得让人心疼_儿女_父母_好孩子